返回数字报首页 > 2018年11月30  星期 > 1版-十堰要闻 > 正文
 [字号   ]   
我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确保农村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本报讯 记者周亚晖 特约记者叶相成报道:昨日,记者在郧西县天河流域龙桥村公路沿线看到,一个个垃圾桶摆放整齐且十分干净,垃圾桶外也看不到裸露垃圾。据市农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底天河流域公路沿线摆放垃圾桶以来,垃圾清运一直比较及时到位。这是我市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取得的成效。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调水前,我市大力开展 “清水行动”“向三大污染宣战”“保水质、迎调水”等多个专项行动,一大批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整治。

2015年以来,我市将污染防治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全域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整治内容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数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涉及1353个村,以整县推进方式,共添置垃圾桶289847个,垃圾中转箱9815个,垃圾收集清运车辆2200台;建设各种污水处理设施8031个,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724公里,建设水肥一体化公厕369个。

目前,全市共有1578个村庄完成环境整治,整治覆盖率达83.7%。为防止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晒太阳”,我市大力推行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考核奖惩和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考核,确保环保设施建成后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持续发挥效益。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本期推荐新闻
关于我们网站团队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秦楚网(10yan.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0719-8118833 广告部:0719-8118988 技术部:0719-8616541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