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叶航报道:4月3日,记者在张湾区十堰工业新区双星东风轮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看到,智能化轮胎成型机正在高速运转,不到一分钟一条轮胎便生产完成。
双星东风轮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是省级重点项目,也是该区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去年底刚刚投产。自今年3月17日复工以来,该工厂的产量迅速恢复正常水平,6台智能化轮胎成型机日产轮胎上万条,销往海内外。
一边是企业的全面加速,一边是张湾区服务专班的全力协助。作为全市的工业经济大区,该区超前谋划,及早部署,积极作为,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因企施策,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用工、融资等困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目前,辖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已达662家,复工复产率99.8%,到岗人数53935人,到岗率99.9%,其中200家规上企业复工复产199家。
如何把失去的时间和效益抢回来?该区多个企业从新产品研发、技改扩能等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谋求企业的转型升级。
湖北震序车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8名研发人员24小时接力在线研发16个新项目。目前,3个研发项目进入适应性设计阶段,设计完成投入生产以后,预计年产值2亿元左右。湖北广奥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积极向自身挖潜,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启动技术改造并建设智能化新厂区,通过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加强产品投入产出管理等措施,力争全年完成产值2亿元。十堰宏兆汽配实业有限公司争取6月完成国六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力争全年完成产值1.8亿元。
为保障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该区深入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高度关注产业升级政策动向,科学建立技改项目库,明确工业技改投资导向,引导社会投资向智能制造、节能减排、质量品牌等关键环节和产业链短板聚集,支持企业扩能改造、提档升级,确保年实施技改工业企业不少于30家、完成技改投资不低于20亿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重点发展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八大产业”,全力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张湾制造”向“张湾创造”转变,逐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