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徐春晓通讯员 郭潇 报道:“拆除‘霸王锁’,停车、出行都方便。”5月22日,在张湾区车城路街道蓝山郡社区阳光蓝山郡小区,居民张阿姨对社区破拆临街商户私装地锁的做法赞不绝口。
蓝山郡社区位于凯旋大道,近年来辖内各小区停车难题日益凸显。部分临街商户为图方便,圈占公共通道私自安装地锁,小区住户及过往行人怨言颇多。该社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联合社区“大党委”共建单位——张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开展“清锁行动”,将私装地锁全部拆除。
这是蓝山郡社区探索“大党委”管理机制,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一个缩影。据悉,社区“大党委”管理机制是我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基层组织怎么建、党员怎么干、服务怎么评价等内容。社区“大党委”始终聚焦群众需求和困难,完善基层社区党组织架构,提升社区组织活力,做好民生服务,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该社区根据小区业主、硬件环境等实际情况,将阳光蓝山郡小区和国瑞蓝山郡小区打造成以文化引领为目的的“民乐”小区,将金港福座小区和金港旺座小区打造成以平安稳定为目的的“民安”小区,把车城西路老旧小区打造成以关爱帮扶为目的的“民享”小区。由社区“大党委”统筹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形成党员带头、单位参与、全民服务的工作合力。
如何让社区“大党委”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蓝山郡社区“大党委”从一开始就立下规矩,从组织设置、议事规则、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约定,通过跨行业、跨部门、跨类别、跨层级的形式,把辖区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吸纳进来,深入推进组织融合、活动融合、党员融合、服务融合,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共商议事等运行机制,有效解决社区党组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问题,让更多资源走进社区,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领域。
“大党委”成员单位主动融入社区,形成优势资源互补共享,合力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聚焦民生问题,优化辖区资源,不断提升基础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蓝山郡社区党委书记官盛超说,社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党委”工作机制,推动驻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社区党建互联互补互动和共融共建共享,实现“难题同解、大事同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