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党立杰通讯员 王磊图/ 记者 罗杰
编者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对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职教法,近日,市教育局组织全市职业院校主要负责人在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学习宣传贯彻新职教法谈心得体会,谈工作计划,推进十堰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期教育周刊刊登座谈会发言摘要,敬请关注。
十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寇伟: 新职业教育法在我国职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法律和政策的灵魂在于实施。作为职教人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影响和带动其它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关心职业教育,关注新职业教育法。
十堰高级职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志宏: 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恰逢其时,它标志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阶段,对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塑造社会共识意义重大,是整个职教战线的一件大事、喜事。 新法以宪法为依据,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愿景,明确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尤其是国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打通了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系统性,为职教学子终身学习打开了通道。总之,我们职教人应不辱使命,在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副校长胡学新: 新职业教育法亮点纷呈,从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破除了长期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的有关规定,对大力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尽其才、待遇公平,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扎实做好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主业,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课程及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斌: 新职业教育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及时雨和加速器,让全体职教育人吃了颗“定心丸”。当前,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的“十四五”规划已颁布,明确了“双元制”教学体系的主导地位,强调了坚持就业导向不动摇,实行教学+培训“双轮驱动”战略,围绕“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依据“专业服务产业”的原则,按照工学一体化要求,结合“世界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全面重构和修订。下一步,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办学优势,在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企业参与度及人才认可度上下功夫,为十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堰市科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杜红卫: 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施行,让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欢欣鼓舞,倍感振奋,充满信心。我们将乘东风、抓机遇,深入学习、全面贯彻新职业教育法,不断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水平,努力提升办学能力和育人质量,紧紧围绕十堰“一主三大五新”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市内有品牌、省内有特色、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学科。同时,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全斌: 国家从法律层面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但具体到工作中,我认为归根到底,职业教育的尊严和“面子”不是等来的,而是“挣”来的。作为职教人,我们更应该借助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的“东风”,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实实在在的办学成果最终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汉江科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波: 我认为新法将发挥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让一技之长“香”起来。新法明确传递出了“三大利好”:有利于塑造从重视学历转向重视贡献、重视能力的社会共识;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大有可为”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局面;有利于提升学生、家长、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推动技能社会的全面建成。二是新法明确了职业教育“双元”的类型特性,尤其突出了职业教育承担“人力资源”开发这一“生产要素”的社会功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为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适应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汉江科技学校将以国家“双优”职业学校建设为契机,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用更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服务响应区域产业需求,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的价值。
十堰艺术学校党总支书记刘铭: 认真学习贯彻新职业教育法的内涵实质,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职教发展的新理念,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努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关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教工作大有可为。
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校长艾春清: 新导向必将引领新时代的择校观和择业观,我一直认为,一个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既可安身立命,又能报效祖国,是值得称赞、感到光荣的。新职业教育法的很多举措,必将彻底解决职业教育学校在用地、资金、师资、设备等方面面临的困扰。新职业教育法提出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新导向,必将从制度、体制、机制上彻底破除社会普遍存在的“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职业学校不是好学校”“职校学生找的工作不体面”等陈规陋习和偏见。
郧阳科技学校校长常红卫: 新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文化、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提供就业指导。 近年来,郧阳科技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教学方针,践行育人育才职责,形成了“阳光自信成就学生精彩人生,立德树人培养大国工匠”的理念,围绕“三全育人”、大德育、准军事管理、班级量化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落实国家对中职教育功能定位,优化学校专业、打造学校特色,建设“双师型”高素质队伍、推进信息化教学,深化“三教”改革,细化教学管理及评价,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大环境,力争大发展,提高大服务。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殷均忠: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我校已开展多场专题学习报告会。下一步,我校将着眼服务国家、省、市、县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县域实际,深化教学改革,为郧西县建设“经济倍增示范区”“绿色发展新高地”和打造“鄂陕毗邻地区中心县城”贡献职教力量,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同时,我们也建议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根据新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确保新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落地实施,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房县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冯耀武: “体系贯通”是新职业教育法的一大亮点,中高职贯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拓展了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空间,为建设“智慧社会”增添了动力。目前,各地普职比大多保持在7:3或者6:4,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法修订前,有很多学生将止步于中等教育,未来的成长受到极大限制,中高职贯通后,极大地改善了这部分群体的成长环境,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沈敬东: 新职业教育法的修订,预示着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一是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现状改变了。新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扭转职业教育不被重视、不被看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了社会地位。二是职业教育学历“断头路”畅通了。新法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打开职业教育学历“天花板”,为更多学生搭建圆梦舞台。三是职业教育“紧箍咒”松绑了。新法赋予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教师选聘等方面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四是职业教育“囊中羞涩”窘境缓解了。新法要求,加强保障发展机制,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建立与办学需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
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徐宁: 我校将围绕竹溪茶叶、贡米等特色产业,围绕医药化工、电子电容等主导产业,围绕创业就业、技能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对口培训。坚持敢做善为,勇于担难担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培养质量,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等方面实现中职与高职及本科以上层次教育的衔接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