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曾雨 通讯员 常斌
入院、挂号、续费、结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连着民生大事。
从“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落地,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再到数智化病理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我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出台改善就医“十项措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改善就医服务,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用心用情 改善群众就医服务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需要?”走进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站在门口的“红马甲”志愿者总是热心为患者提供帮助。
药房在哪里?在哪里挂号?……就诊过程中,患者常被这些问题困扰。
“‘红马甲’不仅可以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陪检、陪送诊服务,还可以提供协助挂号、就诊、缴费、检查、取药等其他服务。”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曹洪说,医院持续优化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便患者更好就医。
在市太和医院,每年都有大量外地患者来院就诊。今年5月份以来,外地就诊患者超7000人次。
如何解决外地患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流程不清、环境不熟等问题?该院组建外省市患者服务中心,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为其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
“医院畅通外地患者就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检查检验预约、行李免费寄存等服务。”市太和医院门诊部护士长王曼说,针对就诊无陪护、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医院还制作爱心接力卡,组织彩虹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先锋岗全程陪同就诊。
今年4月,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后,市卫健委出台改善就医“十项措施”,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入出院“一站式”服务、特殊群体就医便民服务、互联网医院服务延伸等十项便民举措,从患者就医“小事”入手,精准提升医疗服务质效。
“今天病没看完,隔天再来不用重新挂号,真不错。”11月30日,在茅箭区人民医院看病的张先生对“一号管三天”政策竖起大拇指。
今年5月,我市率先在全省推行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在全市3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同步实施,切实节约群众就医排队时间,减轻患者看病负担。
数智赋能 群众就近享优质医疗
“省了600余元的检查费,还避免了重新检查的来回折腾。”11月4日,患者朱先生前往市太和医院综合医疗科就诊,得知自己近日在武汉第四医院做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在该院可以互认,既意外又欣喜。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全省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6家三甲公立医院成功接入湖北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实现14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卫健委正在积极推进二级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力争12月底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
在大医院能看好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是破解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的题中之义。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动远程病理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一张网覆盖、一平台通办、一中心会诊的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
“以前去十堰城区或省城看病,还要问之前就诊的医院借切片病理报告,费时费力费钱。”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患者陈先生高兴地说,“现在好了,医院直接上传病理切片,我们在家等结果就行了。”
数智病理化服务试点医院建设完成以来,累计发起远程病理会诊324例,为群众节约费用近80万元;9月份以来,医疗机构互认检查检验结果1.4万余人次,为群众节约费用360余万元。
“幸亏发现得早,转诊抢救及时,这才挽回了一命。”今年6月,房县九道乡关坪村村民陈师傅因右肩及右上肢疼痛到村卫生室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梗死,经九道乡卫生院和房县人民医院接力抢救,平安脱险。
陈师傅是房县“心电一张网”平台建设以来,被成功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一位。目前,房县已建成覆盖全域的“心电一张网”平台,打通县乡村全域“救心”通道,累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今年以来,通过该平台高效处置心血管疾病高危预警患者71人、危急患者37人。
久久为功 群众就医更有保障
近日,房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医护人员谭华毅、陈丹、何韵一行到慢阻肺患者杨大妈家中随访。此前,杨大妈多次到该院住院治疗。
“我们深入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听取他们对医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延伸和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伟说。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看病就医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
“要结合群众急难愁盼,集中资源、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在调研卫生健康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时强调。
我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超常举措推动民生实事见实效,切实解决群众基本医疗“急难愁盼”问题。
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一个个新举措、新政策,让细微变化在群众看病就医时悄然发生——
群众就医更加便捷。看病过程中手续繁琐、来回奔波和挂号缴费、检查检验等候时间长、停车不方便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就医过程更加高效。以办结出院为例,实行床旁、病区结算等模式,提升出院效率提升。其中,市人民医院推出自费、医保等全覆盖的患者手机端出院结算模式,让患者“动动手指”办出院。
医疗服务更加优质。依托数智化病理平台建设、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省城专家,不仅节省了就医开支,还提升了就医效率和医疗质量。
“我们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持续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医疗资源集聚的优势,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