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张湾区全力打造千亿级示范区成势见效之年。全区上下将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全力在服务支点建设中当标杆、作示范,加快打造千亿级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张湾篇章!
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外贸出口总额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1%以上。
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1、做强工业,筑牢经济发展的坚实底盘
●坚定不移服务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全力服务东风商用车出口扩量,东风华神、东风越野车释放产能,支持东风设备高端制造能力提升、东实车身驾驶室线边分焊线建设、龙擎动力电池 pack线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今年建成投产。
●推动新增长点发力见效
紧盯三环汽车有限公司等69个工业增长点,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全力帮助增长点企业解决用能、招工、融资、市场等方面问题,确保尽快投产达效。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整车提档升级,支持整车油、电、混动等动力路线全面巩固,加快氢能动力系统应用发展,确保格罗夫氢能发动机工厂一季度开工。
推动专用车高端发展,鼓励纽睿德、人杰汽车、震序车船、国瑞智能等专用车企业丰富产品种类,打造过百亿专用车产业。
推动零部件进一步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加快推动美瑞特热管理系统智能化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建设。
推动支撑产业多点发力,发挥远景动力十堰基地的龙头作用,全力稳住新型电池产业百亿规模。
加快推动电镀产业园二期建设,做优循环产业。
支持精益高精设备更新,做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支持玖博中药饮片建成投产,做专生物医药产业。
支持燕京啤酒和堰清食品满产达效、进规纳限,做大农产品加工产业。
突破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低空经济产业园,着力打造低空产业链,确保高度无人机产线一季度开工。
2、扩大消费,构建现代服务业新格局
●提升服务业品质
对瑞通集团、路翔交投、金地物业等10个规上服务业营收支撑点,进一步予以支持,确保满产达效。
加强服务业企业跟踪培育,鼓励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进规纳限企业达30家以上。
依托总部经济园、快递物流园、广电数字文创产业园,再引进35家以上大企业入驻上述3个园区。
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健康发展,开发建设高品质住宅和商业综合体,推动东来居、万通车都汇等重点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
●做强商贸服务业
持续落实“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推动汽车、家具家电等大宗产品消费。
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万达广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校园周边等重点商圈。
丰富商贸游玩休闲、夜经济观光等业态,打造紫霄大道沿线夜经济特色街区。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今年要创成国家级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区,支持双星东风轮胎有限公司创成国家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
鼓励企业建设公共海外仓,积极挖掘外部潜力。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5亿元,利用外资完成300万美元以上。
●做精做细文旅产业
全力推介知雨轩、青龙山度假区等乡村文旅景点景区。
打造方滩乡特色体育小镇、“国家航空飞行营地”,启动“云水方滩”国家4A级景区创建项目,推动武当窑文化艺术村建设。
3、抢抓项目,增强快速发展动力源
●凝心聚力谋项目
抢抓“两重”“两新”、库区保护等政策叠加机遇,全年谋划项目400个以上,总投资800亿元以上,年度计划投资350亿元以上。
确保今年争取各类资金30亿元以上,区城投公司和区产投公司产业融资25亿元以上。
●精准发力引项目
主动把握招商引资新变化,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基金招商、资本招商。
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的产业项目,力争全年引进项目100个以上,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
●倾力服务建项目
坚持区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集中攻坚等机制,紧盯项目关键环节,抓好项目“五张清单”,力促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推动黄龙滩抽水蓄能电站、汽车检测基地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龙擎动力电池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全力确保润百工程机械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
4、做优环境,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一事联办”主题事项拓展至60个,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办事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
扎实开展涉企执法规范、拖欠账款治理、助企纾困解难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权益。
常态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更大力度为企业排忧解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建好、用好管控平台,盘活更多闲置资产、资源。
深化国资国企功能性改革,加快国企实体化、市场化转型。
深化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强化“三证”“两算”“三评”,提高投资效益。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运行机制。
●加快培育经营主体
积极培育壮大农村经营主体。
大力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加大“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平台经济”扶持力度,确保全年进规纳限企业150家以上。
5、统筹融合,打造城乡高品质生活
●加快城市更新
大力推进紫霄大道片区发展,加快中央云著等重点项目建设。
全力支持建设中国汽车博物馆,确保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论坛主会场如期建成。
利用工业遗产遗址,讲好东风故事,加快推进“东风故里”特色街区建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返贫风险动态清零,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和“非粮化”整改。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统筹实施农产品种植品质、农产品加工规模、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农业品牌、农业生产效益“五大”提升行动,今年要培育1家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以链式思维推进“花经济”全面提质增效,全力推动鄂西北花木大世界(二期)和汉江梁家沟月季村建设。
全力推动乡村建设“六件事+”走深走实,加快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和乡风治理。
●推进城乡融合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科学布局特色产业、餐饮民宿、旅游节点,更大力度推介百龙潭、知雨轩、云水街、青龙山等乡村融合示范点,全面激活乡村经济。
6、生态优先,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开展库岸线整治、城乡污水处理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十大攻坚行动,完成39条重点支沟治理任务。
加快实施城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紧盯1座垃圾处理厂、3个国控断面、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8个水质监测点等重点风险点位,全面构建智慧监测网。
●实施源头综合治理
巩固头堰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成果,有序推进岩洞沟、大峡河、土王河3个小流域治理扩面工作,实施神定河、犟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探索“两山”实践转化路径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施中央国土绿化项目,要把4个1000亩中央国土绿化项目打造成亮点。
7、守牢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重点抓好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加快黄龙镇中心小学、厦门路学校建设进度。
力争区人民医院一季度投入运营,柏林镇卫生院上半年实质性开工。
●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防范化解社会风险
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理,加快信访积案化解。
(内容提供:张湾区委宣传部)
◀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正在作业。
张湾区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智能混流生产线将人、车、料、作业完美整合,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远景动力,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主企业。
东风故里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东风文化新地标。
大美张湾,宜居福地。
健康步道打通城市山体连廊,实现城市与自然、人居与生活完美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