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字报首页 > 2023年04月11  星期 > A04版-文化视野 > 正文
 [字号   ]   
“牧誓八国”三千年追踪

潘世东李锋陈新闻

“牧誓八国”源于著名的“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军与商王朝军队在牧野决战,决战前参加周武王“牧誓”的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个方国,这就是“牧誓八国”的来历。

千百年来,关于八个方国的地理位置有数十种说法。单从某一个方国或就单一课题来说,似乎很像,但课题一交流,相互一印证,八国一结合,全局再审视,则相互冲突、矛盾,难圆其说。

近几年来,我们利用大数据检索,对200多本书籍、近千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牧誓八国”位于十堰及周边地区,十堰茅箭区“茅箭”的地名源自古髳国。

山东离殷都朝歌太近 云贵川距殷周太远

西周王朝的始族周族,本在今陕甘黄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带,发祥于关陇地区,商朝后期成为殷都朝歌(今河南淇县)西部的大邦。

商王文丁(前1113~前1102年在位)执政后任命周族首领季历为“方伯”,成为西土诸侯长。为了遏制周族势力,文丁先是软禁季历至绝食而死,然后再封季历儿子姬昌为“西伯”,位列“三公”(西伯昌、九侯、鄂侯)之一。

公元前1056年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后称周武王)继位,连续几次出兵,切断了商王朝同西部属国的联系。姬发反复试探后,认为时机成熟,决定起兵伐商。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姬发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从丰镐出发,东向伐纣。2月21日,周军抵达孟津(今河南洛阳孟津),与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西土八国”会合。2月26日联军布阵,史称“六师”。27日清晨在牧地集合,周武王庄严誓师时说:“逖(远)矣,西土之人!嗟!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徽、卢、彭、濮人,……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誓师的发生地在“牧”地,《尚书》记录时称为“牧誓”。

28日拂晓,周族六师进至牧野(今河南新乡卫辉)与商军对垒,商军倒戈相向,兵败如山倒。夕阳西下,商纣王眼看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身亡。

这就是牧野之战的简要经过。三千年来,历朝历代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完成了数以万计的学术论文,许多历史悬案水落石出。但是,有一个历史悬案悬而未解,这就是为周参战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个方国,地理位置分别在哪儿,三千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地理位置上说,主要有四种说法。

“山东山西说”地理位置太偏,与“西土”相悖

比如蜀国,1945年胡厚宣《殷代之农业》认为蜀在山东泰安南至汶上。1988年张亚初《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认为蜀在晋南一带。1993年蔡运章《武丁伐缶方的进军路线和沿途所伐诸方国的地望问题》认为蜀在山西永济县附近。

1988年《百越民族文化》:“商代,曾把自己直接统治的中心区域称为‘商’或中商、大邑商、天邑商,而把它的封国按其方位称为东、西、南、北四土。”牧野之战时期,山西属于“北土”范围,从地理位置上说不属于“西土”。这是学术界的共识。山东属“东土”,距牧誓八国中汉水流域的“庸国”几千里之遥,空间上不可能。

“陕西说”混淆了“西土”“西戎”

牧野之战过去了一千年左右,到了汉朝时期,部分学者认为八国大部分位置不在东方朝歌附近,而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1997年《陕西通史》:“八国绝大多数在陕西境内。”还有学者把牧誓八国命名为“西戎八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许多学者混淆了“西土”和“西戎”。

如前所述,殷商时期的“西土”,指商朝都城朝歌以西的势力范围。牧野之战时,周武王战前动员大会《牧誓》的第二句有“逖矣!西土之人!”意思是“辛苦了啊,西土的兄弟们”!

“西土的兄弟”有哪些呢?其实,牧誓时周武王讲得很明白,主要分五个层次,一是“友邦冢君”,即“西土”内助周伐纣的方国国君,所以首先提到;二是“司徒、司马、司空”,周族内部的管理高层;三是“亚旅”“师氏”,指上大夫、中大夫,周族的管理中层;四是千夫长、百夫长,周族的基层将领;五是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个方国。这五个层次都属于“西土”范围,而八国地位低,实力弱,位列最后,史称“西土八国”。

而“西戎”呢?殷商时期有“戎”“犬戎”“鬼戎”。1986年《西北历史研究·西戎八国考述》的第一句话:“西戎”一词,西周时开始使用。西周以后,镐京“西方”的戎,叫西戎。

“云贵说”地理位置太偏西

唐代部分学者认为牧誓八国来自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各地的蛮夷。唐李泰(620~652年)《括地志》:“……姚府以南,古鬈国之地。戎府之南,古微、卢、彭三国之地。”

按1983年《昆明简史》,唐代的姚府、戎州以南地区即今云南省。按1985年贵州《大定县志》,“戎府之南”,即叙州府(今四川宜宾)以南。这远远超出了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八国不在四川

西汉的经学家孔安国(前156~前74年)认为:“八国皆蛮夷戎狄。羌在西。蜀、羌、髳、微在巴蜀。卢、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汉之南。”五个方国都在巴蜀。

陈梦家1937年《商代地理小记》:“此八国见之卜辞者有蜀、羌、微、濮四国,皆殷之敌国。当时地望已不可考,大约在殷之西北,西南。决不若今日之远处边陲也。”八国不在巴蜀。

2007年《中国区域发展历程》:“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远在四川成都平原的古国能发兵随周武王到安阳作战是不可想象的。”

“牧誓八国”位置到底在哪儿?清末、民国时期甲骨文及诸多考古成果面世后,许多专家、学者倾向于汉江中上游。建国后,专家、学者认为牧誓八国的确切地理位置在汉水流域十堰及周边地区。

1931年钱穆《周初地理考》:“八国多在周之东南,大河(汉江)两岸,非西南偏远之蛮夷。”“多在湖北境内。”

1984年,顾铁符综合半个世纪研究成果,在湖北人民出版社《楚国民族述略》结论:庸在竹山东南,蜀在郧西、旬阳之蜀河,羌在河南淅川,髳在河南南阳,微在竹山县西,卢在南漳县东北,彭在武当山南彭水。濮分布较广,北起豫西南,经两湖,南至云贵以南。八个方面大都在今豫、鄂、陕三省交界附近,就是汉水中上游一带,大致范围就是今十堰市辖区及周边。

庸国在十堰竹山

庸,古国名,出自帝颛顼,“牧誓八国”之一。春秋时是巴、秦、楚三国间地位较高、实力较大的国家,建都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公元前611年,为楚国、秦国、巴国三国所灭。

蜀国在安康蜀河与十堰景阳一带

公元前1046年,蜀国参加了武王伐纣,是牧誓八国之一。自此以后,史书没有记载。直到东晋常璩348~354年撰写《华阳国志》时,才记载了四川蜀国的历史和传说。这之间前后距一千四百多年。这两个蜀国是同一个蜀国么?

甲骨文学家胡厚宣(1911~1995年)考证,甲骨文中就有“蜀”存在,“蜀”并不在四川,而在山东汶上:“自今之泰安南到汶上,皆蜀之疆。”四川的“蜀”是山东的“蜀”一路向西南迁徙到达的。在迁徙的过程中,在十堰郧西景阳与陕西旬阳蜀河一带停留过很长一段时间。甲骨文学家董作宾专文论述。蜀河、小蜀河、蜀河里地名沿用至今。2011年7月27日十堰日报刊发《古蜀景阳三千年》。

羌国在十堰东北部与河南交界处

1984年顾铁符《楚国民族述略》:“河南淅川丰乡有狄戎。”童书业《中国历史地理论集》,羌、苗(髳)皆在南阳。2002年张光直《商文明》,商末周初,羌在河南西部。

2011年《中国古代藏缅民族源流研究》,商代羌人的活动直接影响商王朝的统治。当时的羌族分布甘肃大部、陕西八国位于十堰及周边唯“髳”国难精准西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北三块,所以后世学者研究时,羌总能与多国为邻。牧誓八国时,羌国在十堰东北部、南阳西峡东。至今西峡县仍有羌、苗、黎等12个少数民族。

微国即麇国,在汉江羊尾、夹河一带

麇国的始祖是微族,与楚是亲族。据《郧阳古国》《麇子国考略》《先楚史》等研究,大约在舜、禹时代,微国居于南楚丘(山东曹县东南)北面三百里的微乡,今山东省梁山县北运河入黄河的地方。后来商国兴起,微族先是被迫西渡黄河越太行山,退居山西潞城一带,与亲族黎、路相邻;后又被迫西渡黄河,迁至渭水流域,依附同族周族;再越过秦岭迁居汉水上游,后又顺水东下,迁至锡穴,后改名为麇国。麇国的都城在汉江北岸,十堰郧西羊尾白石滩。

卢国位于保康、南漳县一带

1931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卢,古国名,在今湖北南漳东北。”2003年《十堰通史》:“卢,今湖北西部南漳、保康一带。”2009年《考释百家姓》:“卢在今湖北房县。”

2010年《商代地理与方国》:“卢在湖北南漳。”综合多方文献,卢国位于保康、南漳县一带。

彭国在十堰房县古彭水,今南河1999年《中国都城辞典》:“彭国之都当在今房县境,该地古有彭水。”2000年《郧阳古国》:“彭水即南水,南水源于房县,即今房县拦马河。彭东南为卢,西为麇、庸。”

2011年《十堰历史建置考》:“彭国的地域范围相当于今天房至谷城县整个南河流域,亦即古彭水流域。”彭水即今房县南河,南河在谷城注入汉水,中游为房县拦马河,上游名彭峪河,三段连起来就是古彭水。

濮国在丹水中游

“百濮”最早见于《尚书·牧誓》。1987年《楚史与楚文化研究》:“百濮,分散于湖北武当山一带。”春秋时,楚君蚡冒才开发濮地。《民族史考辨》,汉江中游南面的武当山河谷地带居住濮民最多。

1988年《南蛮源流史》,濮在丹水。陕南一带有百濮。2000年《郧阳古国》,濮在陕西商县丹江流域。2011年《四库全书精华》,濮在郧县和邓县之间。武王伐纣时期,百濮在郧县和邓县之间,丹江中游。

为何叫百濮?1985年李启良《巴族渊源探微》:“江汉百濮以其支系多、无君长统领而称百濮。”百濮之“百”,指派系多,无统领。

综上所述,牧誓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除髳外,其他七国都在今十堰及周边。髳国在哪儿呢?

髳国即今十堰城区,茅箭地名源自髳国

历史研究上,髳国总与髦国、毛国、茅国混淆,时空交错,错综复杂。但是,以时间为线,抽丝剥茧、理清源流之后,髳国源、流清晰。牧誓八国时期,髳国位于十堰。

髳国即今十堰城区

正史第一次记载髳国源于《牧誓》,即公元前1046年。髳国与十堰茅箭周边多个地名有关,每一个地名都是一个文化圈:

1984年《楚国民族述略》:“髳即苗,古代之苗,在河南南阳一带。”南阳是髳国最接近的一个点。

1984年钱穆《史记地名考》:“……武王所会之髳非在豫陕附近,即在南阳西南荆山汉水间。”“南阳西南荆山汉水间”是髳国第二个最接近的点。

1994年《湖北简史》:“髳即苗,鄂豫交界丹水附近。”丹水也是髳国最接近的一个点。

1997年《中国历史地理》:“三苗活动于河南省西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之汉水流域。”2007年曹明权《女娲文化研究》:“髳公认就是苗。……丹水是苗人集中地之一。丹水即今丹江口一带。”

2008年徐中舒《论先秦史·牧誓八国之检讨》,“(髳)是其地在汉水流域之北,故得从武王以伐纣。”

2011年《中国民族史》:“蛮”音与“苗”音为近,苗系蛮音转。牧誓八国中的髳即苗。《郧阳古国》:“苗即髳。郧县原为三苗集团,郧均之地为上古三苗集团踞有。”郧阳是髳国第六个最接近的点。

综合以上多个地名文化圈,与“髳”紧密关联并高度重合的部分就是十堰城区及周边。按顾铁符《楚国民族述略》,髳在河南南阳,南阳的杏山至茅箭东,不到100公里。

髳国与髦国、毛国、茅国髳国与髦国原本不存在混淆的。因为髦国在牧野之战正式开战之前就灭亡了。1994年何光岳《髦国考》,髦国非髳国。髦国在牧野之战中被灭国。

《逸周书·世俘解》:“周武王灭商过程中,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熊百五十有一……”这都是灭髦国的战利品。

茅国比髳国最少晚五十年左右。2006年《山东古国与姓氏》:茅国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茅叔之封地,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四十里的茅乡,存国五百多年。这比牧野之战晚50年左右。

毛国比髳国最少晚200年。据《春秋左氏会笺》:毛国,西周末、东周时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伯爵,国君为姬姓,第一代国君为毛叔郑,亡于秦国。

髳国与茅国无关联。十堰城区古髳国的“髳”流变成“茅”,主要原因是书写和传播。西周时期流行青铜器,因工艺问题,笔画越多越难铸。

西周至魏晋一千五百多年间刻字传文,髳字因笔画太多难于刻画。时间一长,为流传简便,“髳”字就成了“茅”。

八国位置合乎逻辑 茅箭原名“髳剑”

牧誓八国位于十堰市及周边地区的论断,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都与史实符合。时间先后、方国史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合乎逻辑。与多位史学大家的最新研究结果也是相符的。

合乎当时的政治形势

商朝末年有东、西两个政治中心。如前所述,东方商王朝以殷都“朝歌”王畿为中心,称中商、大邑商、天商,四周按当时习俗称东土、西土、南土、北土,其余属边缘地区。

西土周族以“丰镐”为中心,四周以“四国”命名,意即四方之国,称东国、北国、南国、西国。南国的区域为江、沱、汝、汉。终文王之世,史书没有记载过周人势力达到汉江流域。

牧野之战前夕,十堰及周边地区的牧誓八国,从东方朝歌的殷商王朝来看,属西土。从西土丰镐的周族来看,八国属南土或南国。为什么八国地理位置重要?

这是因为周文王、周武王要实施灭商计划,必须拉拢、感化这一地区。2015年《周兴亡史》:周文王开始就注意经营南国,“八国”区位重要。假如周人把这一带占领了,便可以对商国完成包围圈,成为孔子《论语·泰伯》赞颂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周武王就是这样做的,才灭了商。

从地缘政治上看,八国近周而不亲周

十堰及周边地区的八国,靠近周族,但并不亲近。1958年科学出版社郭沫若释西周《宗周钟》铭文时,有“文武勤疆土,南国服子敢陷虐我土”,就是很好的例证。“服子”是什么意思?杨树积《积微居金文说·宗周钟跋》解释“服子”就是牧誓八国。服子有包袱、疙瘩的意思,并不友好。

2008年徐中舒《论先秦史·牧誓八国之检讨》:“此诸族(八国)所在,地皆接近于周而国力微弱,易于经略。”

从时间上看,周对八国经营日久,念念不忘

据2019年《先楚史》,周族经营南国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不是一味拉拢,多半以互惠互利的形式。李镜池《〈周易〉类释》《〈周易〉通义》认为,周与八国通商。

即使如此,西周建立后,周王朝对八国控制力度并不牢固。2020年《周昭王南巡考》:“按地缘水系孰知,周昭王(前997~前977年在位)南巡对象就是追随、招抚周武王伐纣时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个方国。南巡路线是从宗周(丰镐)出发,逾大散关,经汉中顺江而下,入堵河,而后返汉。”后来周昭王殒命汉水,成为千古笑谈。

髳国及多国故事,与八国位置相符

按牧誓八国在十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八国之间、八国与其他方国符合逻辑,并不矛盾。

比如秦汉史书上多次提到的“微、卢、彭三国,皆与庸相近”,过去,有学者认为微在陕西,卢在湖北,无法相近。今按八国在十堰与周边地区图示,非常接近。1987年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然微、卢、彭三国,皆与庸相近,其地皆在汉中、襄、郧一带,适当周人自武关东出之路。”

再如彭与髳是邻国,过去髳的说法有十几种,彭的说法有六、七种,不可能是邻国。今按八国在十堰与周边地区,紧紧相邻。2008年《荆楚与支那》,至于“彭”与“髳”:“彭”的居地在湖北武当山南与荆山西北部。“彭”得名于筑水,筑水古称彭水。彭人是荆蛮(南蛮)的一部分。髳亦为荆蛮(南蛮)的一部分。

再如“濮髳北会”“微髳相连”“微率百濮”等,按过去说法相隔千里,今按八国在十堰及周边地区图示,都合乎逻辑。

如前所述,“髳国”因字难写、难认,后来变成了“茅国”,那么“茅箭”的“箭”字从何而来?

“髳剑”衍变为“茅箭”

“髳剑”的“髳”指髳国,那“剑”又从何来?与古地名“仞”有关。这剑不是铜剑、铁剑金属剑,而是玉剑。

十堰地区很早就产玉剑。2006年12月30日,原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乔家院墓群出土一枚玉剑,长37厘米,比曾侯乙墓剑还早400年,迄今为止最少有2500年历史,堪称“楚国第一玉剑”。

玉剑并没有铜剑、铁剑坚韧、锋利,为何意义如此重要?因为玉剑比金属剑早。

西周初年以前,上层人物流行佩戴玉剑。玉剑以玉石为材料,不含金属,所以“剑”的古字中没有金属偏旁部首。玉剑虽然以装饰为主,但剑锋仍有衡量标准,这就是“仞”。金属剑出现后才用“锋”和“利”字来形容金属剑的刃度。古汉语中,仞又同“刃”,专门衡量玉剑的刃度。玉剑最有名的地区,才叫仞地。

《康熙字典》:“仞,又地名。关于“仞地”,又有一则历史故事:

楚庄王三年(前611年),庄王灭庸(今竹山西南),坐镇临品(今丹江口市),令子越石溪出发、子贝经仞地出发,攻打庸国。楚灭庸之战,楚军、庸军往返仞地。秦军巴军跟随着楚军,蛮人们服从楚王,和楚结盟,就灭了庸国。

仞地在哪儿?1998年《十堰市建置沿革》、2000年《十堰战事》认为石溪在丹江口市老营至六里坪一带,仞地在今十堰市白浪、茅箭一带。《十堰通史》认为在十堰市白浪,白浪古属茅箭。

这就是“髳剑”的来历。“髳”指髳国,“剑”指盛产玉剑的仞地,仞地就是今十堰茅箭。按牧誓八国在十堰及周边位置,综合各方国的文献,牧誓八国时,八个方国的范围相当于今十堰市及周边,而髳国范围大致为十堰城区及周边,即:东至今丹江口市均县,西抵今郧阳区鲍峡,南至今房县北部,北至河南淅川及其荆紫关。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十堰及周边地区数次移民,外来移民文化冲击本土文化,为了书写方便,加上口语和方言,时间一长,“髳剑”就成了今天的“茅箭”。(注:本稿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录。)

牧誓八国在十堰市及周边示意图

本期推荐新闻
关于我们网站团队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秦楚网(10yan.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0719-8118833 广告部:0719-8118988 技术部:0719-8616541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