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字报首页 > 2024年09月09  星期 > A02版-时政要闻 > 正文
 [字号   ]   
“东风故里幸福张湾”共享优质均衡教育系列报道之一
写好教育优先发展新答卷

记者吴忠斌通讯员 孙洁丁昌爱

编者按:孩子上学、放学、食宿等都是家长最关心的事,也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张湾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序扩大学位供给,持续推进教联体建设,着力构建“优质均衡”新生态,奏响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强音。今起,本报推出“东风故里幸福张湾”共享优质均衡教育系列报道,解读张湾区教育惠民“幸福密码”,敬请关注。

9月1日,张湾区重点民生项目——十堰市阳光实验中学正式开学,迎来300余名七年级新生。这是该区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的一个缩影。

建校园、增学位、强师资,调整学校布局,实现规模办学……近年来,该区努力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义务教育体制机制,交出了新时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答卷。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面对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张湾区以前瞻性视野和创新性思维,不断增强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抓好新改扩建公办学校项目建设,努力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满足更多学生“有学上、上好学”需求,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关乎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市委常委、张湾区委书记张涛强调。

8月22日,阳光实验中学校园里,七年级新生马志轩在爸爸陪伴下完成入学报名。“我们家离这所学校很近,前期经过咨询,感觉学校很不错。在这里上学,我们很放心。”马志轩的爸爸高兴地说。

阳光实验中学是东风五中教联体共建单位,校址是原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占地9.14万平方米。

为满足熊家湾片区初中阶段适龄学生就近入学需求,今年7月,该区投资1500万元对原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闲置资源进行再利用,高标准创办阳光实验中学,首批新增8个班380个学位。未来,该中学将为熊家湾片区提供2000余个学位。

“一个多月时间,校园就完成改造,体现了全区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该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周钧说,阳光实验中学的投用,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迅速扩张、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优化学校布局,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均衡、满足学生需求。9月1日,新建的黄龙镇中心小学正式投入使用,提供学位1080个。该小学原校区位于黄龙老街,创建于1904年,已有120年办学历史。原校区面积小、设施设备老化,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为此,张湾区批复新建黄龙镇中心小学,规划用地面积2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配有停车场、寄宿制宿舍、食堂等设施,满足黄龙镇15个行政村(社区)适龄儿童上学需求。

“不仅要让孩子‘有学上’,更要让孩子‘上好学’。”张涛说,近年来,该区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保障教育类项目建设,以均衡化发展促教育质量提升,让“家门口上好学”成为现实。

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张湾区城镇居民、外来务工人员、随迁人口剧增,学校少、学位缺、上学难、择校热等矛盾比较突出。该区结合实际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解决教育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市东风第一小学和张湾中心小学均是车城路片区学校,两校间步行仅需10分钟。2020年,市东风第一小学有54个教学班、2800名学生,学校场地受限,学位不够;张湾中心小学有12个教学班、500多名学生,学校场地大,学生招不满。随着周边新建多个小区和生育政策调整,越来越多学龄儿童向市东风第一小学聚集。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广东路片区。市东风六一小学是区域品牌学校,自义务教育招生划片政策实施以来,该校受场地等因素限制,无法满足周边居民子女入学需求。同位于广东路的市广东路小学,基础设施条件好、师资配置优,多年来教学成绩稳居张湾区第一方阵,却因多种因素影响,生源逐年锐减。

为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该区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增加公办优质学位,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切实缓解“择校热”现象。

在快速发展的汉江路片区,随着阳光栖谷、万达华府、国瑞府、国瑞中心、汉城世家、大家·十里桃源等多个大型楼盘建成,学龄儿童急剧增加。

张湾区于2015年9月建成启用阳光小学,解决阳光栖谷小区及周边居民子女入学问题。2015年底,该校在校生为457人。2023年秋,该校在校生达4188人。2024年秋,该校在校生达到5000人,学位紧张问题凸显。

为解决学位不足问题,张湾区将教育领域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全区教育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工程,集中力量予以推进。该区教育局秉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促均衡”的理念,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2023年9月,阳光小学扩建项目完工,新增教室24间学位1200个,极大缓解了片区学位紧张问题。

2023年,该区共推进黄龙镇中心小学迁建、阳光小学扩建、市东风20小学续建等重点教育项目9个。此外,投资建设东风实验幼儿园,有效缓解十堰中心城区北部学龄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扩容、接收13所幼儿园,新增学位2040个。截至目前,张湾区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学位1.3万余个。

让每个孩子“上好学”

“上好学”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好学校”的标准既包括教育教学质量,也包括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张湾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完善教育硬件设施,优化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日,记者在东风20小学三(3)班看到,学生在专心上英语课。讲台上的智慧黑板,将传统手写黑板与多媒体设备相结合,老师在粉笔板书和多媒体应用之间轻松切换;教室里,一排排护眼灯照射出均匀、柔和的光线……

东风20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沈红卫介绍,该校始建于1971年,原规模较小、设备落后。2022年6月,该区对学校进行改扩建,其中新建一栋面积5500平方米的教学楼,增加教室20间。教室内配备智慧黑板、书包柜、护眼灯、空调等设备,教学楼每层配置饮水机、洗手台、卫生间等。同时,新增心理咨询室、音乐室、美术室、录播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021年,该区投入资金93万元,改造市九中学生宿舍30间、教职工宿舍12间,配备直饮水设备、淋浴房;升级改造学生食堂,功能区域划分合理、就餐环境干净卫生,确保师生“吃上营养饭、住上暖心房”。

针对乡镇学校基础薄弱问题,2022年,该区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加固方滩乡中心小学教学楼地基,重建校园下水系统;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改造柏林镇中心小学老旧教学楼,建成40余套教师周转房,解决偏远乡镇教师住宿问题。

近年来,该区实施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全覆盖,依托湖北教育云深化网络空间应用,集成 OA办公、教学教研、学校管理等系统;加大校园网络升级改造力度,实现校园千兆无线网络全覆盖;探索建设数字化实验考试和教学系统,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试点,建设1至5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张湾区高度重视教育,始终坚持把最优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张湾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如玖说,2021年以来,该区坚决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着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把补短板、强弱项作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期推荐新闻
关于我们网站团队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秦楚网(10yan.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0719-8118833 广告部:0719-8118988 技术部:0719-8616541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