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字报首页 > 2024年03月18  星期 > A04版-理论实践 > 正文
 [字号   ]   
武当山“12468”全域旅游路径探究

■ 冉俊涛徐伟丰远义

全域旅游涵盖区域发展模式、环境发展目标、产业发展体系三个方面,即以区域旅游目的地为空间载体,以优质的区域旅游整体环境构建为基础,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应从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对武当山旅游发展思路进行系统梳理和框架分析,推动武当山“12468”全域旅游发展。武当山“12468”全域旅游具体内容为,“1”是绿色生态转型发展,“2”是白天和夜晚的旅游需求,“4”是四季全天候旅游,“6”是旅游的基本服务要素“吃、住、行、游、购、娱”,“8”是旅游中八种形式,包括观光、体验、研学、运动、避暑、康养、购物、节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顶层设计规划先行

建议实施武当山“1+4+N”的全域旅游综合规划体系。其中“1”为武当山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针对武当山特区全域旅游发展进行顶层和综合谋划,总体规划要明确武当山特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空间布局、旅游体系、产业融合体系、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城镇乡村体系规划、保护控制规划以及责任分工等。“4”为全域旅游规划系列配套成果,主要包括“武当山特区全域旅游3年行动计划”“武当山特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总结”“关于加快武当山特区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与“武当山特区全域旅游多规合一导则”等四大系列成果。“N”为武当山特区全域旅游专项规划成果,主要从城镇体系、重点功能、重点项目、“旅游+”、投融资模式、人才体系等多个维度,编制专项规划。

产业集聚强链补链

旅游产业的发展重在资源开发,资源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精确匹配游客需求。一是从单核驱动发展为多核驱动。从以“游”为核心单核驱动,逐渐发展成为“吃、住、行、游、购、娱”6个要素并驾齐驱的多核驱动格局。二是旅游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凸显。要洞察游客需求,打造个性化旅游产品,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改造升级。三是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复合型核心吸引力。要全力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全力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从侧重于景区建设,转变到充分重视各要素资源品质提升和市场需求,形成纵横交错的多维驱动发展格局。

强链补链就是要在全面梳理武当山特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做好观光旅游中各种旅游资源和要素的组合、优化和构建,最终实现以武当山为龙头引领,建立“全链条”“全时空”“全体验”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目的地供给差异化竞争力,使武当山旅游从“门票经济”向“链式经济”转变,发挥核心资源多核驱动的综合带动效应。

空间扩散集约生态

生态保护、空间效率是影响旅游产业区域空间布局的核心问题。全域旅游空间要素主要包括以“一城、一景、一道、一带、一店、一娱”为主的“六大核心”和以“交、服、场、厕、标、智、安”为主的“七个配套”。

根据“空间扩散、产业聚集、生态集约”的原则,做好武当山旅游空间布局。一是全面梳理旅游资源,全面盘活存量资源,打造一批3A甚至4A级旅游景点;二是空间均衡布局,在武当山与太极湖景区一线以北以西,打造核心吸引物景点;三是要坚持绿色生态布局的原则,核心吸引物要做到旅游要素大集中,而乡村旅游区等空间扩散产业要依山就势,守护好山脉和乡貌;四是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旅游绿道的互联互通,解决核心吸引物之间的互通,形成点线面的逐级覆盖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网络;五是强化核心景区功能区定位,形成错位发展格局和不同市场竞争实力,在空间布局上形成文旅综合体、山岳旅游集中区、道教旅游集中区、滨水旅游集中区等明确区域功能布局。

资源整合搭建平台

打造全域旅游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集合区域内资源建立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互联网+智慧旅游”平台、行业自治平台等成为打造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的必经之路。一是对武当山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进而建立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二是加大互联网技术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的促进和运用,推动建设涵盖景区营销、导游、导购、结算、景区管理、行业管理、统一服务热线七大功能的“互联网+智慧旅游”平台。三是整合武当山全域旅游相关行业自治组织,逐步推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业协会组织建设,指导各行业协会以“面向市场(企业)”与“面向政府部门”为根本遵循,为高水平全域旅游提供更多治理保障。

互通互融强化交通

发展全域旅游,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是基础。一是打造武当山旅游观光火车环线。近期对接高铁武当山站,远期延伸至高铁十堰东站,建设一条旅游专线,通达武当山特区主要景点,依山就水串联武当山特区内部重要核心景区例如武当山景区、太极湖、旅游综合体等,以观光铁路为引擎和纽带,整合开发沿线旅游资源,打造一个具备世界知名度的大旅游区,并通过旅游拉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形成以观光铁路为龙头的综合性产业集群,使之成为一条风光优美、交通便捷的山水旅游专线,打造成为武当山特区新的旅游核心吸引物,形成世界级旅游品牌。二是打造武当山山地轨道交通。根据山地旅游交通研究表明,山地交通是制约山地旅游发展的重大瓶颈,参照黄山景区和恩施大峡谷轨道交通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开通以山地森林小火车为特色的齿轨轨道交通建设,有效解决通达性、舒适性、体验性和季节影响等问题。

市场运作重视营销

武当山全域旅游的发展要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打造并实现武当山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要发挥市场在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等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将全域旅游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市场化定价,促进旅游投融资增量资本形成,广泛引入各方资本和企业来进行投资和配置。要运用全媒体做好武当山全域旅游形象营销工作,通过全媒体营销打造出以武当山景区为龙头品牌,区域内一批旅游度假区、景区、乡村旅游目的地、文旅节庆、文旅演艺为次级品牌的多层次、全产业链品牌体系,对该品牌体系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针对性的宣传推介。要挖掘打造武当山的“丁真”,加强“特种兵旅游”“淄博烧烤”等体验宣传和事件营销的运用,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武当山特区文化、休闲、度假、康养的独特魅力,形成武当山随处可得、引人入胜的营销宣传优势。

(作者单位:市委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委宣传部)

本期推荐新闻
关于我们网站团队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秦楚网(10yan.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0719-8118833 广告部:0719-8118988 技术部:0719-8616541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