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曾雨特约记者徐春晓报道:汽车轮毂在喷涂油漆前,附着的油污、氧化物等污垢如何清洁?
过去是用碱液,如今则是用“最快的刀”——激光。
9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张湾区的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商用车轮智能工厂,看到技术人员正对激光清洁设备进行调试。
“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工厂减少用水1万吨,算上污水处理费用,一年减少开支约30万元。”该工厂厂长唐征介绍,传统碱液清洁技术效率低、能耗高,激光清洗技术的运用,不仅让企业降本增效,且更节能环保。
该工厂是东风零部件集团“6+1”系统化核心业务,将为东风公司十堰基地整车智能底盘系统供应链提供可靠保障。“工厂投产后,具备年产50万只内胎钢车轮、180万只轻量化无内胎钢车轮、18万只锻造铝合金车轮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唐征说,“我们以技术革新推动制造升级,生产自动化率将超过70%,每小时工作量将提升28%,制造成本将降低30%,不良率将降低32%。”
从传统的“碱液”到先进的“光刀”,是张湾区推动东风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作为东风故里,近年来,该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链式思维促转型、谋发展,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工厂建设期间,张湾区秉持“至真至诚合作、尽善尽美服务”理念,建立“一对一”包联服务机制,成立工作专班,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协调做好审批、资金、用工、用能等要素供给,全力做好项目建设保障,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用激光清洁钢车轮,还用激光给钢车轮打标,既高效又美观,成本也降下来了。”张湾区经信局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9月,该区引进华工激光,将十堰汽车制造带入“光智造”时代,帮助产业链企业实现技术革新、质效升级。
“搭建供应链,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坚持用链式思维抓产业,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增长点。”市委常委、张湾区委书记张涛介绍,该区借力东风抢占发展新赛道,顺利引进远景动力、华工激光、华润电力等头部企业,在补齐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提升产业韧性的同时,乘势培育壮大新型电池、智能装备、新能源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链式思维抓产业,该区着力构建产业“雁阵形”集群,先后推动辖区20多家东风专业厂搬迁入园,打造零部件产业园和装备产业园,实现集约化集群式发展。
“各零部件企业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研发协同,推动零部件实现结构件向功能件、系统件转型,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有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唐征表示。
紧盯“龙头、链条、集群”,张湾区不断巩固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经济韧性显著增强。今年1至7月份,该区完成工业产值364.2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62.2亿元,占比达71.9%。除东风三大板块,地方工业企业贡献产值259.5亿元,占比达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