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字报首页 > 2019年02月21  星期 > 4版-文化视野 > 正文
 [字号   ]   
茶源巴山 茶祖濮人
——《茶经》解读与房县七里河民俗文化探源

李泽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经》

2016年8月,在房县野人谷镇千家坪村发现一棵古茶树,树高15米,胸径1.02米,平均冠幅10米,树龄1800多年。这棵茶树主干通直,分枝发达,树叶浓密,是鄂西北地区最大的一棵古茶树。(2016年8月13日《十堰晚报》报道)按树龄1800年推算,茶树生在公元216年,当时是三国时期 (公元220年—公元265年)。论树龄,这棵古茶树在当地的茶树中无疑是老寿星,比2009年6月在竹溪县龙坝镇境内发现的千年原生古茶树年长800多岁。竹溪古茶树高约25米,胸径约90厘米,底部有两人合抱粗,覆盖面积近100平方米,生长于悬崖岩石石缝之中,枝繁叶茂,虬枝苍劲,青苔几乎爬满躯干。按树体高度、树干粗度,当地居民推测,树龄约千年左右(2009年6月16日《十堰日报》报道)。

十堰境内的古茶树虽是当地的老寿星,但山外有山,和全国范围内的古茶树相比,也只算是“小兄弟”。

茶源

巴山峡川发乎神农

据我国古茶树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有12个省区共200多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基部干径在1米以上的有9棵,均分布在云南。1961年在云南海拔1500米的大黑山密林中发现一棵野生大茶树,高32.12米、树围2.9米,单株存在,树龄约1700年。1996年在云南镇沅县海拔2450米的千家寨原始森林中,发现一棵野生大茶树,高25.5米、底部直径1.2米、树龄2700年左右。更古的茶树还有,考古学家在浙江杭州跨湖桥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熬汤的茶叶和完整的茶树籽。

但是也不能忽视房县、竹溪这两棵古茶树的存在,尤其是房县古茶树生长的地方非同一般。唐朝陆羽 《茶经·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意思是说, “茶是南方的优良树种,高度在一尺、二尺直至几十尺不等,在巴山峡川一带,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的茶树,需要将其枝条砍下来才能采摘茶叶”。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不能忽视: “南方”、 “巴山峡川”及巴山主峰“神农架”。

“南方”,指中国的南方。中国南北分界,过去说是秦岭——淮河一线,比较抽象、笼统。2010年地理学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南北分界线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具体走向是西起四川省的平武县,经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略阳县、洋县、旬阳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新野县、汝南县,安徽省阜阳市,江苏省淮安市,东至射阳县的海滨,总长度约1666.28公里。很明显,今湖北省十堰市区域正处南北分界线上。

“巴山峡川”的 “巴山”,据 《辞海》解释,有广、狭两义。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渝川陕甘鄂五省市边境山地的总称,为四川、汉中两盆地界山,自西北而东南,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和武当山等,海拔2000—2500米,有古冰川遗迹,富林矿资源。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经河谷地以东,重庆、陕西、湖北三省市边境,呈西北——东南走向,东段大神农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在湖北神农架林区境内。

“巴山峡川”的 “峡川”,峡指三峡,川指长江,峡川即长江三峡段,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由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开始,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结束,全长193公里。简言之,峡川指今重庆东部、湖北西部一带,与巴山所指范围相同。

至此,我们对陆羽所说 “巴山峡川”的地理方位应当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峡川 (长江三峡)北岸是巴山南麓,湖北宜昌所在地;巴山主峰所在地是神农架,由房县、兴山、巴东三县边缘地带组成;巴山北坡有十堰市辖房县、竹山、竹溪三县;十堰市西邻陕西南部的安康、汉中市。虽然从行政区划上说,直接涉及湖北、重庆、陕西三省 (市)的宜昌、十堰、安康、汉中四地市,但从地理位置上看,就是一座山,或者说是一个地方。也许是古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黄初元年 (公元220年),以房县为中心,将今十堰南部山区与宜昌市合并为一个单位——新城郡。 《房县志》: “房县古为彭氏族集居区。西周以前为彭部落方国,属梁州域。春秋为房渚,属麇、庸二国之地。战国为房陵,属楚。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西汉因之。东汉末,为房陵郡治所,改属荆州。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二郡置新城郡,房陵为治所,领房陵 (今湖北房县)、沶乡(今湖北南漳县境内)、夷陵 (今湖北宜昌市区)、上粉 (在今房县境内)、秭归 (今宜昌市秭归县)、昌魏 (在今房县境内)等六县。”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茶经·六之饮》),陆羽说这句话的时候,不会不知道神农架是巴山的主峰,也不会没有听说过炎帝神农在神农架尝百草而发现茶的传说。因此, “把茶当饮料,起源于神农时代的巴山人”,这应当是陆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句话的确切含义。

茶叶

南方嘉木 天下飘香

茶之发源地在巴山峡川,巴山南、北都盛产茶叶。巴山南麓是长江三峡地区。陆羽在《茶经》中把三峡地区的茶叶列为山南茶之首。《茶经·八之出》: “山南:以峡州上,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金州、梁州又下,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意思是说, “山南道:以峡州所产茶为上品,峡州茶产于远安、宜都、夷陵三县的山谷中。襄州和荆州所产的居其次,襄州茶产于南漳县山谷中,荆州茶产于江陵县山谷中。衡州所产的下一等,产于衡山、茶陵二县的山谷中……”

山南道作为唐朝著名的产茶地带,茶不仅有名,品目也很多。如峡州小江园、夷陵茶、明月、碧涧、茱萸、方蕊,归州茶等,名气都很大。巴山北坡属陕西南部山区,包括湖北房县、竹山县、竹溪县。 “长江三峡水,楚地梅子茶”指的是竹溪县产 “梅子垭贡茶”。该县向坝乡有 “秦巴汉民歌之乡”的美誉,茶歌从古唱到今。

《茶经·八之出》记载,陕南 “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意思是说陕西南部山区的 “金州茶产于西城、安康二县的山谷中。梁州茶产于褒城、金牛二县的山谷中”。汉中、安康自古至今都是贡茶、名优茶的知名产地。陕南茶叶生产始于西周乃至更早的夏商时期,盛于唐、宋,唐朝时属于八大茶区之一、包括峡州、襄州、荆州、衡州、金州、梁州在内的山南区。 “山南茶”上贡朝廷、远销西域。汉中茶区属古巴蜀茶区的最北缘,种植茶树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 《华阳国志》中记载,约在公元前12世纪,古巴国把茶叶作为地方特产敬献给周天子武王。安康市八县一区产茶,紫阳、平利、汉滨、岚皋、汉阴、石泉六县区为茶叶的主产县区。紫阳在上古巴国时期产茶,西汉时期出现茶叶贸易, 宋、明时期成为陕甘茶马古道的起点:经汉阴、石泉到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从古河州临夏出境。

陆羽在 《茶经·一之源》中说: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是说 “在巴山峡川一带,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的茶树”。陆羽是复州竟陵即今湖北天门人,生活在公元733年—约804年,属唐朝 (公元618年——907年)中期,很有可能亲眼看到 “两人合抱”粗的茶树。

《茶经·八之出》记载: “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意思是说, “黔中道:茶产于思州、播州、费州、夷州”。黔中是唐开元十五道之一。驻黔州,辖境在今重庆市西南部、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西北部一带。思州在今贵州省北部大娄山以东的务川、秀山、印江、沿河一带。播州在今贵州省遵义、桐梓一带。费州在今贵州省思南、德江一带。夷州在今贵州省绥阳、湄潭、凤冈一带。这里提到荆渝、荆巴、巴蜀、南中、黔中等地名,涉及荆、巴、蜀、滇、黔即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产茶方位和地点,遍布中国大西南,真可谓:南方嘉木,天下飘香。

茶树

采之野生种之园林

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山茶科山茶属。山茶属,是山茶科里具有较多原始特征的一群;茶树,在山茶属中又是属于较原始的一个种。所以,据科学研究,它的发生时期约在中生代末至新生代初。具体地说,据今大约七千万年了。茶的原产地,据唐朝陆羽说 “源”在 “巴山峡川”,据今人研究大约是在云贵高原,其中心点是滇黔桂三省的毗邻地带,包括四川盆地的边缘。原产地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澄清两个问题:古茶树是野生还是家生,茶树种植时间是早还是晚。野生属自然生长,家生即人工种植。发现、饮用野生茶,处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阶段,有如 “茶之饮,发乎神农”;种植栽培家园茶,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就是古代巴国 “园有芳蒻、香茗”, “香茗”即茶叶不是野生,而是栽种于园林。

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汇集了茶树发展史五个阶段的重要物证:景谷宽叶木兰化石、中华木兰化石、镇沅千家寨野生大茶树、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和景迈山栽培型万亩古茶林,可谓“五世同堂”。这表明普洱不但茶树类型齐全,而且构建了从野生茶树过渡到人工栽培,以及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和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普洱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得到公认,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叶的国家。

野生型古茶树林,如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古茶山上分布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

过渡型的是邦崴古茶树林,位于云南澜沧县邦崴村。它们是介于野生型与栽培型茶树间的过渡型古茶树。

栽培型有芒景、芒迈古茶林,芒景、芒迈古茶树林,位于云南澜沧县芒景、芒迈原始森林中。有关专家考证认为,这是少数民族中布朗族先民濮人驯化栽培留下来的茶树,证明了云南最先种茶的是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先民濮人。

从古茶林中,我们分辨出野生、过渡和栽培三种类型,从栽培型古茶林中,我们找到了种茶人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清代以前有关记载把云南境内的德昂、布朗、佤等民族统称为 “濮人”、 “蒲”、 “蒲蛮”;布朗族源自古老的 “百濮”族群;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人有关,古代僚人即濮人,实为同一族群,统称南蛮。

茶人

九天大濮 周武革命

那么,最早的种茶人——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濮人从何而来?

2008年9月,贵州省仡佬学会在贵州民间发现了一本 《九天大濮史录》,书中记载仡佬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始于九天天主。历卜、越、大卜天、大合、濮、僚、仡佬变化” “卜人最早发现火及种子……巫信发现朱砂,达贵发现酒,山古发现茶,呼能炼铜……” (《一部天书揭开仡佬族之谜》,2009年2月2日 《光明日报》第5版) “夏、商、周,诸多明主与仡佬先民结盟,助武王伐纣,威震诸侯”。早在商代,其先民濮人就参与武王伐纣之役。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 “僚” (读音为老)人有关,在住房、服饰、饮食、丧葬和穿耳等风俗习惯上,也保留有大量与古代僚人相似的特征。比如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窝子乡和高阳乡的仡佬族,到十九世纪末仍然还保留有 “打牙”习俗。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周易》称之为 “革命”,历史学家任乃强在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解释,参加这次 “革命”的 “牧誓八国”的 “牧誓”,就是牧野誓言。牧指牧野,商都郊区地名,在商都朝歌南七十里,今河南淇县南;誓指誓言,实际是战前武王勉励诸候和军士勇往直前的动员令。史官记录武王这次战前宣誓的话,写成 《牧誓》。“牧誓八国”的 “八国”,是晋以后的说法。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历夏、殷、周,九州牧伯率职,周文为伯,西有九国。”此九国为“牧誓八国”加上 “巴国”。当时庸、蜀 “八国”是八个部落,还没有成为国家,只有原始部落形式之武士从征,所以称 “人”不称“国”。周武王在 “誓词”中说 “及庸、蜀、髳、羌、微、卢、彭、濮人”,也就是 “以及庸、蜀、髳、羌、微、卢、彭、濮的人们”。

历史学家顾颉刚在 《史林杂识初编·牧誓八国》中考证,庸、蜀、卢、彭、濮在汉水流域。 “如以秦岭与汉水为界,则此八国者,三在北而五在南”。北三国为羌、微、髳, “在渭水及河水流域”。南五国为庸、蜀、卢、彭、濮。在南五国中,以楚为立足点, “惟楚国北部有庸、卢与彭,其西有濮,左传中皆有绝好证据,此四国与蜀均在汉水流域”。

“牧誓八国”中的 “庸”,即今湖北竹山县,自古以来无疑义。

“蜀”,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并称,巴东蜀西。古代的巴国,全盛时一度东跨巫山、南界贵州、西包宜宾、北抵大巴山。在辽阔的地域内,还有很多其他小的支系和民族,严格说来,他们有的并不算巴族,但文化却与巴族大抵相同,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巴人。 《华阳国志·巴志》提到巴国的属民: “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玧、夷毂之蛮。”可见巴蜀境内族系之多。

“卢”又称“卢戎”,见于《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楚国的屈瑕攻打罗国,到达鄢水,军队渡河,乱糟糟地不成行列到达罗国,罗国和卢戎的军队从两边夹击楚军,把楚军打得大败”。有关学者解释说,鄢水在襄阳宜城汇入汉江,罗国在宜城西山中。罗国和卢戎都在汉水之西、荆山之东,故能联合抗楚,所以,“卢”也在今湖北省境内。

“彭”,即今湖北房县,也很明确。 《房县志》: “房县古为彭氏族集居区。西周以前为彭部落方国,属梁州域。春秋为房渚,属麇、庸二国之地。战国为房陵,属楚。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

南五国中,庸、蜀、卢、彭的地点和范围已经明确,那么 “濮”在哪里呢?

从巴、濮、楚、邓四国的地理位置关系看, “濮”属周之 “南土”。历史学家吕思勉引 《左传·昭公·九年》: “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 ‘自武王克商以来,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这段话分析说: “巴即春秋时之巴国,今四川阆中。邓,在今河南邓县。楚封丹阳,后人多误认为今秭归。据宋氏翔凤所考,该地在今陕西商县之南、河南南阳之西 (宋翔凤 《过庭录》。)濮与此三国并举,其地亦必相近。”

从濮、麇、庸三国关系看, “濮”在今湖北襄阳以上之汉水两岸,居于武当、巫山之间。 《左传·文公·十六年》: “楚大饥,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楚人乃出师,百濮乃罢。自庐以往,振廪同食。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意思是说,当楚饥困之际,附近若干夷族皆叛之,率群蛮者为庸,率百濮者为麇;楚一兴师而百濮罢,及秦、巴出兵助楚而群蛮降,庸亦被灭。有关学者分析说:庸在今湖北竹山县,麇在湖北原郧县,庸、麇 “此两国定,群蛮与百濮之地亦可定,此等部族如非居于襄阳以上之汉水两岸,即当居于武当、巫山之间,是 ‘濮’亦在今湖北也”。

茶祖

夏代人杰房陵地灵

“濮人当散处武当、荆、巫诸山脉中”,能否找到更具体的位置呢?房县是可供选择的地点之一。因为房县介于武当山脉与大巴山之间。东北诸山大都南北走向,属武当山系;西南诸山多东西走向,属大巴山系。但这只是说明具有可能性,而不能充分证明濮人居住在房县,必须另辟蹊径,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考察。

濮人的明显标志或文化符号是 “凿齿”即“打牙”。 “凿齿”见于 《山海经》等古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居住着僰人。僰,音 “勃”,即为濮,即越人,多叫为百濮、百越,唐朝前以俚獠著称。这里的村民露齿时,两颗用金属薄片镶的侧门牙熠熠发光,说明这里保留着打牙的风俗。村民说,打牙的风俗是老祖先遗留下来的,是为了防止人染上瘴气后牙关紧闭灌不进汤药而毙命。

1974年,在四川宜宾发掘出10具悬棺尸骨,其中7具成人尸骨有6具都被打掉了两个上齿。 (朱法飞 《一个消失于几百年前的古代民族,竟然仍在延续——丘北发现神秘僰人》,2015年1月28日 《光明日报》10版)

2010年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境内发现僰人生活过的悬崖洞穴和悬棺遗址11处,留存棺穴210处。 “僰人”是先秦时期在中国西南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1573年,在川南一带建立了 “僰侯国”,后遭到大量屠杀最终消失。 (《沐川发现僰人洞210处悬棺》,2010年4月30日《成都商报》)

历史学家任乃强考证,僰人为能操汉语之少数民族,大抵本是百濮之属。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长眠在巴山老林深处的房陵。197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在房县七里河遗址发掘的石家河文化墓葬中发现, “有四座墓里的死者有拔牙现象”,其中 “生前曾经拔过牙的有十二个个体,他 (她)们的所拔之牙多为左右上颌外侧门齿或左右上颌外侧门齿和犬齿”。同年,考古学家张振标实地考察后认为,远古的拔牙习俗,在长江中游的新石器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韩康信、潘其风在 《我国拔牙习俗的源流及其意义》一文中说: “史籍记载的西南地区僚族和仡佬族的拔牙习俗很可能沿袭了石家河文化居民的拔牙古风。”由此可以认定,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的凿齿人是种茶人的祖先。就是说,具有石家河拔牙文化特征的房陵居民是西南地区僚族和仡佬族拔牙居民的祖先,或者说西南地区僚族和仡佬族拔牙居民是湖北房县石家河居民迁徙去的。

具有石家河拔牙文化特征的巴山濮人为什么离开湖北房县迁徙到西南地区呢?这是由于七里河遗址的第三期文化遗存——三房湾文化的出现。房县相传曾是夏人活动的区域。夏的纪年在公元前21世纪,即距今4000余年。七里河遗址的第三期文化遗存——三房湾文化,其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4100年左右,江汉地区三房湾文化中,年代最晚的石板巷子类型,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4140年至3880年之间,说明三房湾文化已进入夏的纪年。三房湾文化不是由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直接发展来的,而是由本土文化融汇中原南下的龙山文化晚期煤山等类型文化因素形成的一支文化遗存。七里河遗址上正在发展期的石家河文化骤然消失,而代之以三房湾文化,显然是与华夏族征服三苗沿汉水流域向南推进的政治势力是分不开的。

《吕氏春秋·召类篇》说: “尧战丹水之浦以服南蛮”; 《竹书纪年》载: “尧五十八载,放子朱于丹水 (即今丹江),故名丹朱”,又载有 “唐尧一百年,帝徙于陶,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弗克,遂封于房为虞宾,是为房子国”; 《路史》载: “尧生子朱,嚣讼漫游而朋淫,帝悲之,使出就丹。帝崩,虞氏国之于房。”从以上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发现来看,丹水流域在尧战于丹水之后,即已被中原占领,此时的房县,成为夏人的活动区域,应是可信的。丹朱既能流放到丹水,则说明汉水中上游一带,早已在华夏控制的政治势力范围之内。七里河遗址里的石家河文化,顿时被突然出现的已进入夏纪年的三房湾文化所取代,也证明这一点。七里河遗址里的考古学文化的突变,正与 “尧与有苗战于丹水之蒲” (《六韬》),“尧伐丹水” (《论衡·儒增篇》)等古史记载,及 “虞氏国之于房”的史实相印证。

《尚书·益稷》记载,由于丹朱的骄奢,尧把他流放到丹水,把帝位禅让给了舜。丹朱不服,在丹水之滨与尧大战一场,大败。丹朱无地自容,跳南海而死,其子孙在南海建立了驩朱国,又叫驩兜国。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丹朱死后,其子孙即从丹水 (即丹江)一带,迁居南海建立了驩兜国。七里河新石器时代聚落地址,随着三房湾文化的萧条而很快荒芜,可能与房子国的消亡有关。原来夏朝时来自北方的中原人赶走了房县七里河的 “凿齿”濮人并占据了他们的居住地。

结语:

至此,中国茶文化的踪迹或发展路径已基本清楚:饮茶起源于距今约5000年以前的炎帝神农氏。茶的发源地在中国湖北省巴山峡川。据 《华阳国志·巴志》中 “园有芳蒻、香茗”的记载,茶学家庄晚芳推断,在约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夏商时代,应已发现和利用茶叶。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夏代发生 “禹征三苗”的大事,居住在房县七里河的茶祖——巴山“凿齿”濮人一部分被迁到了中国西南,在云贵高原发现野茶、种植家茶,发扬光大了茶文化;一部分就被融合到了中原文化、当时的龙山文化当中,一直在巴山神农架种茶,后来在距今3000多年 (公元前1106年)时,参加武王伐纣 “革命”,直到唐朝陆羽把 “巴山峡川”写进 《茶经》之中,流传至今。

本期推荐新闻
关于我们网站团队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秦楚网(10yan.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0719-8118833 广告部:0719-8118988 技术部:0719-8616541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