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记者毛以国通讯员邓华玲
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市城市公交集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城市公交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涌现了一大批“公交之星”,塑造了公交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现将市城市公交集团2020年上半年“公交之星”风采展示如下。
道德风尚星:朱习春。朱习春是市城市公交集团一公司28路公交车驾驶员。今年5月12日傍晚,他驾车行经北京路时,遇到一名男子癫痫病发作,倒在路边神志不清。朱习春立即停车拨打120,并对该男子进行简单处理。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他又连拦3辆公交车,找到一名医护人员,二人一起对发病男子进行施救。后经医院治疗,该男子脱离危险。此事被《十堰晚报》《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朱习春荣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特别奖。
道德风尚星:孙桂华。孙桂华是市城市公交集团三公司4路公交车驾驶员。今年6月22日上午,她驾驶4路公交车途经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站时,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上车,她主动上前搀扶,老人下车时又将其背下车,并提醒其路上注意安全。孙桂华的文明之举,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展示了公交集团良好形象。她的事迹被十堰广播电视台和广电官方微信报道。
优质服务星:姜圣玉。姜圣玉是市城市公交集团四公司14路公交车驾驶员。6年来,他每天驾驶14路公交车行驶于十堰城区至张湾区西沟乡通村公路上,把 “扶贫公交”开进深山贫困村。他主动将行动不便的老人背上公交车,细心地等老弱病残乘客坐好后方启动车辆,还积极帮助沿线村民运送蔬菜瓜果到市区销售增收……他以优质服务方便村民出行,助力村民脱贫致富,受到乘客广泛好评。
爱岗敬业星:朱天林。朱天林是市城市公交集团五公司驾驶员。工作中,他总是每天提前到岗检查车况和卫生情况,行车过程中服务态度认真细致,六年如一日,从未发生安全事故,亦没有一起服务投诉,每月行车趟次、营运里程都名列公司线路前茅。他始终坚持“诚以待人,信以服人”的原则,恪守“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准则,积极关心帮助同事,凝聚班组力量,争当先进表率,所在班组多次获得集团“10星级班组”荣誉。
党员之星:邱胜斌。邱胜斌是市城市公交集团一公司驾驶员。疫情期间,他积极主动下沉社区,担任楼栋长和小组长,认真完成社区交办的各项志愿服务任务。他家里还有因交通事故卧床休养的妻子需要照顾,但是为了方便其他志愿者照顾家庭,他主动包揽下了早晚班的值守任务。即使在休息间隙,他也坚持梳理小组每日排查登记信息等工作,将发现的问题和各项数据及时反馈给社区。
党员之星:胡杰。胡杰是市城市公交集团机关管理人员。疫情期间,她主动下沉社区,参与巡逻值守、消杀、代购生活物资、帮助困难群体、跟踪重点户、摸排居民信息、入户走访等工作,做到信息建档不漏一户一人,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她先后被评为社区“抗疫最美女英雄” “战疫英雄”及市国资系统疫情防控 “先进个人”等。
退役军人之星:赵景云。赵景云是市城市公交集团一公司管理人员。自1984年退伍进入公交集团后,赵景云先后担任驾驶员、车队长、生产管理干部、一公司党总支负责人等职务。36年来,他始终坚持 “一线工作法”, “冬踏积雪早探路、夏守子时等收班”。在他的带领下,他主管的营运分公司于2012-2019年连续8年获评集团 “先进单位”。2019年他荣获十堰市 “最美退役军人”、茅箭区人民政府 “劳动模范”称号。
退役军人之星:朱伟。朱伟是市城市公交集团三公司管理人员。他曾在武警部队服役,2010年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抗洪抢险中荣立 “三等功”,退伍后投身到公交事业中。今年疫情期间,他主动下沉社区,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入户排查、信息登记上报、帮独居老人采购生活物资等工作。他时刻不忘军人和党员身份,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十星级志愿者:杨志英。杨志英是市城市公交集团六公司定制公交驾驶员。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接送新冠肺炎患者市级定点救治医院市太和医院西苑院区的医护人员,与医护人员一起携手奋战在抗疫一线,受到院方高度赞扬。其事迹被国家级公交主流媒体《城市公共交通》报道,并被全国公交企业转发、点赞。杨志英荣获市2020年第一季度“十堰好人·楷模”荣誉。
班组之星:2003班。2003班是市城市公交集团二公司驾驶员群体。面对市艺校场站附近路段因年久失修,路面损坏严重,途经车辆常因此剐蹭车底,造成道路拥堵的情况,今年5月19日,2003班班长王俊号召班组成员自行购买砂石、水泥,利用休息时间对坑洼路段进行修补,确保过往车辆通行安全。班组成员乐于奉献、主动作为,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品牌形象星:吴文涛 姚乐 王伟。在6月30日举行的茅箭区“九泰杯”劳动技能安全竞赛中,由市城市公交集团三公司职工吴文涛、姚乐,一公司职工王伟组成的公交一队敢打敢拼、敢于攻坚、敢于胜利,最终获得实际操作一等奖。
班组之星:旅游车队。旅游车队来自市城市公交集团六公司。今年疫情期间,众多市民居家隔离,但旅游车队104名驾驶员没有休息。他们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时光,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主动报名参加车辆营运。他们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坚守岗位,承担繁重的运输任务,冲锋在疫情防控运营第一线,保障了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和民生企业员工出行,完成了全市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的通勤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