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字报首页 > 2020年08月28  星期 > 7版-车都张湾 > 正文
 [字号   ]   
打好服务“组合拳”构筑发展“新高地”
——张湾区多部门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纪略

座谈会现场为企业纾困解难。 通讯员耿凌摄

深入企业了解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通讯员林天娇 摄

特约记者赵尹

事项“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位”,点位突破、提升效能……今年以来,张湾区各级各部门以支持企业发展为核心,不断加强平台建设和资源要素对接,充分满足企业在政企互动、信息共享、创新研发、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切实需求,把服务做到企业 “心坎上”,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更良性、更健康、可持续的优质营商环境。

张湾区税务局

硬举措换来企业“真便利”

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张湾区税务局立足区域实际,加强党建引领、创新服务、贴心辅导,致力于打造税企和谐的政务环境、利企惠民的政策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贴心服务有温度。该局组建8支“包保服务队”,重点服务100家税源大户企业。通过下沉走访、线上沟通等形式,精准宣传税费优惠政策,解决企业涉税突出问题。元至七月,已累计入户走访150余家企业,解答延期缴纳税款、社保退费等涉税政策问题19大类103个。同时,抽调18名业务骨干专门接听咨询热线,为纳税人提供各类咨询服务,目前已累计受理咨询3000余人次。

优化流程提速度。推广纳税缴费“6105”服务,合并纳税申报表,实现纳税次数平均不超过6次,压缩纳税时间;探索“容缺办理”,部分业务纳税人可先提交申请,其他佐证资料在后续核查环节提供。截至目前,已通过“容缺办理”共完成257户纳税人“疫情期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优惠”核准事项,涉及优惠金额3240万元。

精准帮扶拓深度。运用税收大数据,及时识别和分析出500户重点企业和复工企业,安排税管员及包保服务队通过线上渠道直接联系,精准宣传、对户送“策”;帮扶辖区企业对接供销商,累计为辖区12家重点企业提供生产经营信息27条,涉及购销金额近亿元;深化纳税信用增值服务,通过“云税贷”等帮助辖区35户纳税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获取2389万元低息免押贷款。

张湾区行政审批局

创新管理助推服务提质效

为全面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张湾区行政审批局创新服务大厅管理方式,实现政务服务分类集成,努力打造群企满意的政务服务环境。

硬件升级提标准。以“四个统一”打造标准化政务服务大厅:统一设置企业服务专区、民生服务专区等功能区域,分设37个办事窗口;统一引进市图书馆基层服务点等12个便民服务项目;统一完善便民配套服务设施,同时根据区域功能业务量增设填单区、休息等候区等配套服务;统一美化亮化大厅环境,让群众办事便捷又舒心。

星级服务暖人心。以“四亮四比五个一”活动创优服务品牌:设置党员先锋岗“亮身份”,服务实效“亮标准”,窗口单位、党员干部“亮承诺”,定期公示“亮业绩”。通过“比业务、看质量”“比服务、看态度”“比纪律、看守规”“比素质、看能力”,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贴心、一杯热水暖心、一个标准办事、一个车位便民,真正做到“麻烦留自己,方便送群众”。

上下联动增质效。探索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覆盖,有序推进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整体联动,并将其纳入年度政务服务考核内容。同时,积极筹措资金,为村(社区)便民服务专区购置24台办公设备,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努力将政务便民服务专区建到群众家门口。

完善机制重考评。坚持 “一把尺子量到底”,建立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30余项工作制度,将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作为月考核、季评比、年评优的重要依据。引导基层便民大厅建设,修订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考评工作细则》,促进政务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政务服务绩效实现新突破。

张湾区科经局

当好服务企业发展“店小二”

今年以来,张湾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紧盯企业需求,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目标,结合自身职责职能,强化担当意识,通过一系列“硬措施”“软服务”,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动作为破难题。持续深化“首席服务官”制度,以“双千”活动为抓手,做到领导干部走访包联重点企业项目和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截至目前,围绕政策落实、权证办理等八大类别,收集汇总辖区536家重点企业400余个问题。定期召开“八大产业”办公室联席会议,通过任务分解、督办通报,确保问题有人包、有人办、有人督。搭建企业、部门、属地三方主体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类重要信息、惠企政策第一时间传达至企业与部门,实现信息互通一张网。

排忧解难添动力。对辖区企业开展拉网式走访,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现实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工作,收集26个项目,共计拖欠金额8771.05万元。截至目前,无分歧欠款已全部偿还完毕,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抵制“三乱”意识,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定制服务增活力。以“送科技、送政策、送服务”为重点,通过“全覆盖、点对点、一对一”的培训方式,积极推进全区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建设。优化科技服务方式,引进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研发费用归集、科技型企业培育等精准服务。加快创新要素聚集,培育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平台。今年以来,已辅导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4家,辅导登记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余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金额超过8亿元。

本期推荐新闻
关于我们网站团队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秦楚网(10yan.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0719-8118833 广告部:0719-8118988 技术部:0719-8616541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