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字报首页 > 2021年12月05  星期 > T43版-专题报道 > 正文
 [字号   ]   
接续奋斗写精彩 奋楫扬帆再出发
——房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掠影

记者毛以国特约记者 杜达巍

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过去五年,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坚定地走向目标,交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的新征程。

这份答卷,写得恢宏,写得震撼!

这五年,县域经济大幅进位——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贷款余额均突破百亿元大关,财政收入迈上十亿元台阶,分别是2016年的1.9倍、1.5倍、2.1倍、2倍、2.1倍、1.7倍;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由65%提高到75%。县域经济全省排名前进十位,跻身全省三类县第一方阵。

这五年,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坚持攻坚拔寨、不胜不休,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十个提升工程”“十个到村到户”,3.8万户实现产业致富,5.4万人就业增收,6.7万人易地搬迁,全县15.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翻两番、过万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空气优良天数、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政府债务评定为绿色等级,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这五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农业产业特色彰显,产业基地、经营主体、规上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35万亩、2178家、38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翻番,荣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房县香菇、黑木耳通过欧盟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循环经济、智能厨卫无中生有,电子信息、酿酒发酵有中生优,纺织服装、绿色能源优中做强,规上企业达到100家,园区总面积突破1万亩,“一区四园”格局基本形成。商贸旅游繁荣发展,新时代广场、高速客运站、亨运物流园等建成使用,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9家、限上服务业企业24家,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西关印象、土城黄酒民俗文化村、姚坪樱花岛等旅游景区建成营业,A级景区数量全市第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荣获“中国诗经文化之乡”“湖北旅游强县”称号,“千里房县·诗酒远方”声名远播。

这五年,项目招商成果丰硕——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积蓄发展动能。项目争取实现突破,累计争取项目990个,争取资金213亿元。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出台招商引资和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十六条意见”,累计到位资金240亿元,招商引资工作连续5年位居全市前列。项目推进亮点纷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亿元,县一中、方家畈水库、广济医院建成使用,十房一级路快速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纺织产业园、忠和酒业等一批具有房县辨识度的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五年,城乡面貌华丽蝶变——

坚持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框架不断拓展,南部新城初具规模,县城建成区面积净增5万平方公里。完成棚改1.4万户,开发高品质小区21个,“房十条”圆了农民进城安居梦。新建半岛湾大桥、唐城大桥等“两桥十九路”,改造城市微循环道路50条,“内有连线、外有环线”的城市路网初步形成。城市供水管网、雨污分流管网、天然气管网加快建设,治理生态河道42公里,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县城复检。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和集镇集中供水全覆盖,获评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成效突出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四好创建”全面铺开,美丽乡村竞相涌现。改扩建一级路18.6公里、国省道255公里、通村路2602公里,总里程达到5383公里。所有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水泥路。农村电网、通信网络改造升级,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问题根本解决。

这五年,改革创新动力澎湃——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着力打通堵点、破除障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司法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快速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全覆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黄酒“大证管小证、一证管多坊”模式全省推广。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平台49个,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获评全省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县。

这五年,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业保持稳定,新增就业再就业4.5万人,年转移就业12万人,入选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社会保障提标扩面,义务教育均衡达标,建成安幼养老场所213个,县一中、思源学校、行知学校等建成开课,新建幼儿园49所,广济医院开门接诊,宝堂寺修复竣工。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扫黑除恶整县推进,“平安房县”建设成效显著,“五长治城”经验广泛推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热病人就诊奖励办法全国首创,“三分法”“中药防治五个全覆盖”等全市推广,有力守护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这五年,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突出理论武装,意识形态领域管理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情新风治理经验获得中宣部推广,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全省、全国试点。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规范权力运行,推动巡察全覆盖,“四风”问题有效遏制,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涵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人大、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统一战线、人民武装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凝聚了共谋发展、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如今的房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干事创业激情持续激发,发展前景广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房县将紧盯建设“区域中心城、绿色示范县”目标,抢抓机遇、拼搏有为,奋力建设成为十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重要增长极。(本版图片由中共房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农业特色产业片区发展壮大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人情新风治理经验全国推广

美丽县城

乡村路网铺就致富路

县域交通四通八达

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诗经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本期推荐新闻
关于我们网站团队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秦楚网(10yan.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0719-8118833 广告部:0719-8118988 技术部:0719-8616541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